“第八届政治思想史论坛—中外政治伦理的反思与创新”在9728太阳集团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八届政治思想史论坛——中外政治伦理的反思与创新”在9728太阳集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太阳成集团tyc9728、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政治思想史》编辑部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9728太阳集团等全国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政治伦理与思想史研究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开幕式上,太阳成集团tyc9728院长谭安奎教授首先对各位参会嘉宾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独特价值,能够拓宽理论视野、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投身这方面的研究,既需要内在热爱又仰赖外在环境,前者需要研究者以学术为志向,后者则需要大学提供浓厚、宽松的学术氛围。本次论坛作为学院主办的首届政治思想史论坛,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政治思想史研究。最后他介绍了学院在提升教学和办公环境,打造人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办学空间,以及创造纯粹的学术氛围等方面的举措。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政治思想史》杂志主编刘训练教授回顾了论坛创办的初衷,指出在思想史研究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构建学术共同体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论坛的两个特点:一是参会人数为历届最多,集齐了老中青三代学者群体;二是主题聚焦于中西政治伦理,能够结合现实政治背景、实现文明互鉴对话。他还代读了俞可平教授的致辞,指出政治伦理作为公共伦理的核心,应以公共利益为尺度,推动制度安排与政治实践的规范发展。

黎汉基教授主持

谭安奎院长致辞

刘训练院长致辞
北京大学李强教授、清华大学任剑涛教授、9728太阳集团肖滨教授以及武汉大学张星久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李强教授以《政治现实主义视角下的国家理论——菲利普·佩蒂特<论国家>探析》为题,通过分析佩蒂特的现实主义国家观,深入探讨了国家作为“法团行为者”的理论建构,重新开启了政治哲学中对国家问题的系统性思考。任剑涛教授在《兜底原则与侧重他律的政治伦理》的报告中,厘清了一般伦理与政治伦理的界限,强调政治伦理应作为独立门类,并指出将国家作为道德崇拜对象是传统政治思维的根本误区。肖滨教授以《现代国家的两种治国之道:对米歇尔·福柯论述的一种解读》为题,借助福柯的治理理论,分析了“以力强国”(基于国家理由)与“以人强国”(基于自然理由)两种治理艺术的逻辑脉络与实践困境,提出统合“人的发展”与“国的强大”才是国家治理艺术的精髓。张星久教授在《从“公”“私”两种价值取向看中国古代国家的属性问题》中,从政治学视角剖析了中国传统国家在“私天下”与“公天下”之间的动态平衡,揭示了王朝不同阶段国家公共性与私人化属性的消长逻辑。四场报告立意高远、分析深刻,在评议与讨论环节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回应。

李强教授作主旨报告

任剑涛教授作主旨报告

肖滨教授作主旨报告

张星久教授作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共设置十个分论坛,学者们围绕中西政治思想中的核心伦理问题展开了多维度、深层次的交流与对话。分论坛议题广泛涵盖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现代诠释、西方政治理论的伦理基础、当代政治实践的规范反思等多个重要领域。与会学者就儒家至善主义的当代价值、先秦诸子的治理智慧、西方共和主义的德性传统、自由主义的伦理困境、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建构等关键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讨论既有对经典文本的细致解读,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展现出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蓬勃活力与时代关怀。青年学者踊跃发言,资深专家精彩点评,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对话氛围。

分论坛现场
本届论坛在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中圆满落幕,会议闭幕式由童志超副教授主持,刘训练教授、刘学斌教授、赵雨淘助理教授分别作总结发言。他们一致认为,本届论坛展现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创新与学者们的全球视野,期待未来政治学研究能强化学术共同体建设;提高学术品味,聚焦时代议题,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并在回应现实与关切人类根本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科的持续发展。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通讯:陈璐迈、何宇熙、张明珠、徐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