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告诉小政:我想换种方式看看《狂飙》了

       2023年3月19日,太阳成集团tyc9728研究生会主办的“致知青年”系列讲座2023年第一期在学院楼D215举行。本次讲座由学院陈永杰副教授主讲。陈永杰副教授从社会政策研究视角出发,基于影视戏剧中的族群冲突与结构矛盾设定,为同学们如何更好地把握学术研究对象的认同与关切提出了宝贵建议。

      

      首先,陈永杰副教授从近年来数部中英文剧集中的戏剧冲突设定谈起。以多部热播剧为例,剧中主要人物的情感纠结和族群冲突成为戏剧发展和故事推进的重要内核。这样的结构矛盾设定为许多中外戏剧所应用,如英剧《王冠》围绕双重结构矛盾展开,一是君权神授与现代宪政的冲突,二是原则与人性的冲突,结构的彻底撕裂使其能够引起极大的话题性。

      接下来,陈永杰副教授重点谈到戏剧中的结构矛盾设定如何启发同学们的学术研究。同学们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正标题往往指向理论的对话而副标题指向实践对话,文章的写作亦遵循着理论进路和具体研究对象两条线索展开,一方面,文章应从理论视角关注研究议题的演进、矛盾等内容,另一方面,文章应落到具体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机制运作并寻求突破口。理论与实践双重线索演进中的结构矛盾设定是为文章增色的关键。此外,研究者面对缺乏话题性的议题时,提炼研究对象的结构矛盾能够弥补这一不足。以社会政策研究为例,社会的不同主体间容易产生冲突,其既包括偶发性的、间接性的冲突,亦包括长期的、直接性的冲突,关注群体之间长期的、直接的冲突结构矛盾对于我们怎么样寻找论文的创新点是非常有用的。

      最后,参与本次讲座的同学就讲座内容积极提问,陈永杰副教授一一进行了解答。

同学对类型学的理解进行提问

 

      本次讲座分享的是将问题的相关主体进行类型划分,然后从不同主体的视角进行分析,探讨这些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发生以及有何进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虽然分视角讨论很重要,但有时候不同群体之间可能矛盾不会很激烈,且群体间融合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那类型学该如何帮助处理这种情况呢?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做类型学?划分类型是为了让研究者从某个具体的研究视角看问题,不同主体之间可能会存在价值观、利益立足点等方面的不同,由此产生两两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是,在这样的社会里面,不同的个体或者群体在面对同样的事情的时候,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反应?其次,这只是一个思考和研究的角度,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会存在戏剧中如此普遍的角色之间张力,但受限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困难,我们在学术研究中其实往往会去寻找富有变化、存在矛盾、突破常识性的问题,形成这样思考方式会方便大家在学术研究中找到一种提炼问题和深入分析探讨问题的方法。

 

▲ 同学对未来规划进行提问

 

      在《狂飙》中高家三兄妹的成长时代和路径其实是很不一样的,尤其是高启盛和高启兰,虽然同为大学生学历,但是两者的发展方向都是截然不同的。现在很多大学生也常常遇到迷茫,老师可以对我们如何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提一些建议吗?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一直是我关注的内容,虽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困难,但同学们不要焦虑,大家都有所专长,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其次,其实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没有永恒的好行业,也没有永恒的一步到位的成功方法,只有你自己实现永恒的独立,只有你自己这颗永恒的坚定的内心才是最重要的。

 

▲ 同学对论文结构设置进行提问

 

      我们经常在写论文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论文“太平了”,我们该怎么从结构矛盾的视角思考论文结构的设置?

      一方面,同学们有可能在看书籍、文献的过程中实现“融会贯通”形成一种新的想法,另一方面,在同样的框架与理论视角下,研究对象的差异也可能成为研究创新点所在。

      陈永杰副教授的分享为同学们展现了从不同分析视角切入问题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多部戏剧冲突设置,对剧中实例进行现场剖析,为同学们提供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的宝贵机会,给同学们在论文选题和写作过程中带来更为具体的指导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