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田间、到地头,到大自然中去接受劳动教育和美的熏陶!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太阳成集团tyc9728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与美育的融合发展,探索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融入“劳动创造美”的价值理念,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24年4月14日,2021级全体本科生在学院的组织下,乘车前往位于增城的丝苗米发源地、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广东)示范基地朱村以及中国传统古村落瓜岭古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与美育活动。
PART 01 春耕正当时,劳动最光荣


▲ 参观增城丝苗米产业文化展览馆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增城丝苗米产业文化展览馆。在展览馆内,同学们通过图文展示、实物陈列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增城丝苗米的悠久历史、种植技艺和文化内涵。展览馆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丝苗米的生长环境、品种特性以及市场价值,让同学们对丝苗米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 前往温室学习
随后,同学们前往温室学习秧苗培育的七道工序。从浸种催芽到播种育秧,每一步都凝聚着农人的智慧与汗水。在专业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感受着每一粒种子从沉睡到苏醒,从萌芽到成长的奇妙过程,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





▲ 体验插秧活动
在插秧活动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分组协作,共同完成了这次充满意义的劳动实践。大家纷纷拿起嫩绿的秧苗,小心翼翼地踏入田间。田间劳作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挑战,同学们需要不断调整步伐,保持平衡,以免陷入泥泞之中。在插秧的过程里,同学们不仅亲身体验了农耕的艰辛,学习了插秧的技巧和方法,明白了农业生产的不易,还对传统农耕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PART 02 游传统古村,学灰塑技艺
下午,同学们游览了中国传统古村落——瓜岭古村。这座拥有五百年历史的古村落,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文化底蕴深厚。同学们在古村内漫步,欣赏着古色古香的建筑,聆听着历史的故事,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 游览瓜岭古村
在瓜岭古村,同学们还体验了非遗灰塑制作。灰塑是广东传统建筑特有的室外装饰艺术,灰塑有一整套独特的工艺技法,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配以干稻草、玉扣纸、红糖、糯米粉和各色颜料,经过浸泡、发酵、搅拌、混合、糅合等工序,制作出草根灰、纸筋灰、色灰三种必需的材料,“灰塑”之名由此而来。在专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亲手制作了灰塑作品,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也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理解。


▲ 体验非遗灰塑制作
同学作品展示






END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增城之行不仅让他们亲身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学们表示,要将把这次活动的收获带入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泥土是最干净的,是生命的起点,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这句口号也是积淀了我们5000 年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品质,参加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给了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机会。
——黄欣玥
文艺创作与基础劳动相结合的教育课给我十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旅程中,我感到劳动果实的宝贵和劳动过程的精彩,不管是田内劳作还是室内手工,都是充满价值与意义的,我会在生活中积极发扬劳动精神,贯彻始终。
——张格铭
在劳动中我体会到了新农村的美丽富饶,知道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成绩和必要性,认识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性。
——赵文麒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劳动教育与美育实践的完美结合,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和传承。太阳成集团tyc9728将继续积极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和美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劳育美,以美育人。
